茱萸暗指什么(茱萸怎么读)
一、茱萸是什么意思
茱萸的意思:小黄花,茱萸的果实椭圆形,红色。
读音:zhū yú。
例句:登高的重阳节过后,秋便渐渐地凉了,遍插茱萸,我们终是在异乡漂泊的人。
茱萸造句。
1、登高的重阳节过后,秋便渐渐地凉了,遍插茱萸,我们终是在异乡漂泊的人。
2、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九九重阳到,遍地菊花香。茱萸插门墙,避邪福运长。登高去望远,满腹豪情壮。佳节不忘友,祝福绵绵长。祝你合家团圆财运旺,生活事业双丰收!
4、赏赏秋菊,心情愉悦,其乐融融;插下茱萸,寓意吉祥,寄满牵挂;登高望远,家人安康,遥寄思念;把酒临风,频送祝福,重阳快乐!
5、九九重阳可以没有菊花酒,可以没有重阳糕,可以不佩茱萸,可以没有登高;但是不能没有思念,不能忘记亲情,不能丢弃友情,不能没有祝福祝你重阳快乐。
二、茱萸怎么读
茱萸的读音是zhū yú。
表达意思:茱萸是山茱萸科的落叶乔木,高度约为6米,会在每年的9-10月份时结果,其果实呈现长椭圆形,颜色为红色或者紫红色,且茱萸适宜生长在海拔400-1500米的地区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方。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例句
1、结果佛坪是山茱萸的道地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等环境因子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九九重阳来,短信送关怀;携一缕秋风,拂去秋日的忧愁;斟一杯菊酒,品味节日的浓厚;佩一支茱萸,除去生活的晦气;发一条信息,带去重阳的惊喜!
3、一丝秋雨秋意浓,一缕秋风秋情动,一轮明月谁与共,一份思念遥相送,一枝茱萸情义重,一朵菊花香入梦,一条短信你会懂,一片真情重阳祝福中。
三、茱萸怎么读,有什么意思
[ zhū yú ]茱萸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敬老节日。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由于儒家有六阴九阳之说,二九相逢,“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又叫“重阳节”。到了汉代便有了重九日饮酒宴会,祝福期寿的活动。并且在唐朝被正式定下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举行祭祖敬老活动,登高“辞青”,佩戴茱萸,饮酒赏菊,辟邪祛病,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现在人们有所讨论,有的说是山茱萸,有的说是吴茱萸,都各不相让,我们来看究竟应该是哪个?山茱萸吴茱萸我们先来看茱萸有几种,大概有四种,分别为: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山茱萸科的草茱萸;芸香科的吴茱萸;芸香科的食茱萸。他们之间的区别是,芸香科的茱萸有特殊香味,但是芸香科的食茱萸有刺,不太可能用来佩戴,食茱萸主要是以前人们用来作为调料用品的,古称“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别名。吴茱萸有香气,可以用来佩戴。山茱萸科的两种,草茱萸属于草本,根茎较软,也不太适合佩戴,因此只有山茱萸可以佩戴。吴茱萸虽然有香气,但是果实颜色略暗,是密集型的圆锥形果实,山茱萸没有香气,但是蒴果晶莹剔透,非常美观。草茱萸食茱萸大多数人知道古代重阳节佩戴茱萸,都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所知,他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里面提到了“佳节”、“登高”、“插茱萸”、“团聚”。这里茱萸的习俗应该是“插”这个动作。西晋的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也是“插”。在更早的晋代葛洪著的《西京杂记》第三卷里面,就提到了汉朝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里面我们看出,茱萸用法是“佩”。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的故事说人们把茱萸放在一个彩色袋子里,佩戴在胳膊上,这里也是“佩戴”。以上两种说明重阳节茱萸的用法有两种,都是用来辟邪气的,只不过,因为茱萸的红色果实,带树枝的话就好像古代人们用的簪子,可以插在头发上美观。如果从美观出发,似乎山茱萸更胜一筹。关于三国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南朝江总的《宛转歌》里也有:“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只能说明他们所指的茱萸应该是芸香科的吴茱萸或者草茱萸,但是并不能和重阳节习俗联系起来。从植物分布来看,山茱萸分布在黄河流域为多,芸香科吴茱萸主要是以南方为主。王维是山西蒲州人,他所写的“山东兄弟”是指的华山以东,也就是自己家乡的兄弟,而山西晋南一带只有山茱萸分布,几乎没有吴茱萸,因此窃以为王维所说的“遍插茱萸”应该指的是山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是汉族地区大多数人的习俗,因此,不可能都是山茱萸,再加上在关于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现在版本《神农本草经》就有区别,此书成于东汉,经口口相传,原书在宋代以后已亡佚,因此现在版本并不能肯定就是当时原著。再加上有人发现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在引用该书对吴茱萸的介绍时没有“吴”字,怀疑原书恐怕只是管这味药叫“茱萸”,“吴”字是后人加上去的。因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汉唐时期,茱萸是一个大概念,并不像后来分得那么细,因此,各地百姓依据茱萸的地理分布,就近取材,有用山茱萸的,有用吴茱萸的,各不相同,似乎更为妥帖。重阳节插茱萸、赏菊饮酒,登高团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敬老节日,关于习俗自然各地不一,这也是风俗各异的表现。就好像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习俗,北方山多水少,自然不会赛龙舟,关于艾叶传统有南艾、蕲艾、海艾、北艾之区分,自然不能非要问出所以然。因此,重阳节插茱萸也不能太过于较真,最重要的是能够继承传统文化,理解精髓,那就是敬老爱老,全家和睦,那才是真谛。
四、茱萸的寓意是什么
茱萸的寓意是辟邪去灾,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出现。
诗中“茱萸”的意思是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的植物,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这里突出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
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扩展资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