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退的快(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出现过早,常在24h内出现。
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205-257umol/L。
3、黄疸进展过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
4、黄疸持续多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黄疸褪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
6、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
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钜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峯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相关文章:
[婴儿黄疸高怎么办?新生儿黄疸高怎么治疗?]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早产宝宝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可以吃母乳吗黄疸宝宝如何顺利母乳喂养]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什么特点
1.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黄疸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应积极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
导语: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如果新生儿黄疸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则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
1、黄疸症状出现较早,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肯定不正常。
2、黄疸症状发展很快。
3、黄疸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
4、黄疸持续长时间后会退,之后又重新出现。
宝宝出现了以上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黄疸。爸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怎么预防病理性黄疸1、妊娠期间,如果孕妈湿热,也会导致宝宝容易出现黄疸。所以妈妈怀孕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有节,不要吃过量的生冷食品,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介绍及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胎禀湿蕴,病5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胎中禀受脾胃湿热、寒湿内蕴,或日久气滞血瘀,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形成黄疸。
1.湿热郁蒸孕母内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如夏鼎的《幼科铁镜·辨胎黄》所言:“胎黄,由娠母感受湿热,传于胎儿,故儿生下,面目通身皆如金黄色。”患儿感受其母湿热邪毒,郁阻于脾胃,熏蒸于肝胆,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而发生黄疸,其黄疸鲜明如橘皮。热毒炽盛者,黄疸可迅速加深而易转为变证。
2.寒湿阻滞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可致寒湿阻滞。如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疸》所言:“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寒湿内阻,脾不化湿,外溢皮肤,黄疸色泽晦暗。
3.气滞血瘀若小儿禀赋异常,脉络阻滞,或湿热、寒湿蕴结日久,肝经气血郁阻,可致气滞血瘀而发黄。如张璐的《张氏医通·黄疸》所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此因气机不畅,络脉瘀积,肝胆疏泄失常而致,故黄色晦暗,伴肚腹胀满,右胁下痞块等症。
胎黄重症可产生变证。如湿热化火,邪陷厥阴,可出现神昏、抽搐的险象,此为胎黄动风证;若正不胜邪,气阳虚衰,可致阳气暴脱,则成胎黄虚脱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