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还叫芒硝吗
Hello, everyone,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寒水石还叫芒硝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寒水石功效与作用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是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的一种药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种石头,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石头,它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治病的药材,而且药效也非常的好,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是可以消渴去噪,寒水石性寒,能起到宣泄火气的功效,所以在火气比较大,并且有口渴之类情况的时候,可以直接来煎水服用。还可以和石膏、滑石等配用以增强疗效,制作成三石汤。这是寒水石的食用方法的一种,可在心火旺盛的时候选择服用,尤其是我们在生活中容易出上上火症状的朋友们,适当的服用一些寒水石煎的水,对于帮助我们缓解身体上火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大家有效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治疗癫狂,当然,寒水石这种药材煎水服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不错的治疗癫狂的作用,当然,如果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出现了癫狂的症状了,那么我们大家是可以将和其他的一些中药搭配起来服用的,对于帮助我们缓解癫狂的效果会更好的,可以选择寒水石和黄连一起来煮水饮用,可清泻实火,能让让病情缓解。寒水石还能研末之后服用,也能快速控制住癫狂。寒水石还能解除燥热,能让人变得心平气和了。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寒水石可以治疗哪些疾病这个问题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寒水石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对于缓解上火和癫狂等这些症状的效果更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出现了这些病症,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寒水石的。以上就是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的作用是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准备寒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方对于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的病症很有疗效。
寒水石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选用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本方可以用于治疗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的病症。
寒水石的作用是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患处,可用于汤火伤灼的治疗。
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需要准备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本方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积熟。
寒水石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方对于伤寒发狂的病人有改善作用。
二、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寒水石要怎么用来治病
谈到寒水石想必多数人对这个并不是很了解,估计还有可能认为是一种散发着凉气的石头,其实寒水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对很多病症都有这很好的疗效,那么寒水石的功效和作用是怎么样的呢?寒水石要怎么用来治病的呢?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寒水石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用来治小孩子的赤肿疼痛,调制的寒水石散对于治疗痤疮有着很好的效用。
寒水石散是由寒水石、滑石、赤石脂、大黄、甘草、川芎、麻黄根等等按照同等的比例研制而成的,主要是治疗小儿身体壮热,但是不能直接拿来服用,将研制成粉末的寒水石散擦在小孩子身上,1天擦3次就可。
寒水石还有着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等效用、可以治疗时行的热病,还有对积热烦渴、吐泻、水肿、烫伤等的疗效也是很不错的,寒水石还能缓解巴豆的毒,去除时气热盛。
寒水石对于小便白、内痹也有效果,还能凉血降火、止牙疼、明目,可解除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等等,还可治心肾实热。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这么多,要怎么用寒水石来治病呢:
1、中药寒水石可治五脏六腑积热,在《方脉正宗》中记载,凝水石(寒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后每服一钱,用水调服;
2、中药寒水石可治伤寒发狂,《本事方》中记载寒水石、黄连各等分,研末后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
3、中药寒水石可治男女转脬,《永类钤方》中记载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研末加水一斗,煮五升,时服;
4、中药寒水石可治小儿丹毒,《本草汇言》中记载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
5、中药寒水石可治牙齿内血出,《普济方》中记载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等分,研细末,抹少许于患处;
6、中药寒水石还可治汤火伤灼,卫生易简方》中记载用寒水石烧研敷之即可。
我总结:经过上述的讲解,想必大家对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有所了解了吧,寒水石虽然有着不少的疗效,但是同样也是有一些副作用的,它含有非常多的良性矿物质,如果是身体虚弱和脾胃不好的人是不能服用的。
三、寒水石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1、【别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
2、【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
3、 3《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
4、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5、 1《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
6、 3《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
7、 4《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
8、 5《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
9、 6《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
10、【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11、 2《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12、 3《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
13、 1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14、 2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
15、 3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金匮要略》风引汤)
16、 4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
17、 5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
18、 6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
19、 7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
20、 8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21、 1《纲目》:凝水石其气太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
22、 2《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请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
23、 3《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
关于寒水石还叫芒硝吗和寒水石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