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胆草(鲫鱼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安心医药 by:安心医药 分类:医疗器械 时间:2023/11/20 阅读:224 评论:0

一、鲫鱼胆草可以用来做什么 哪些人要慎用鲫鱼胆草

可能有不少人都不认识鲫鱼胆草,更不知道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其实,它又称较剪草、鲫鱼草、蜈蚣草、鲫鱼胆等,那下面就随我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有关鲫鱼胆草的功效、作用以及一些禁忌吧。

鲫鱼胆草可以用来做什么

1、鲫鱼胆草的基本形态特征

在了解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吧。在文章开头我们有了解到鲫鱼胆草有很多别名,那它的基本形态特征是怎么样的呢?

它为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子都是成对生长的,一般成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可达3~8厘米,宽1~2.5厘米,而且叶子上面是没有毛的,下面是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一般都是白色的,几乎没有柄,团聚于叶腋内,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一般在夏秋时节开花。

2、鲫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草药。主要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还用于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而且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鲫鱼胆草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还有据说用鲫鱼胆草泡水可以治疗喉咙疼痛,并且如果有被蚊虫叮咬的也可以将此草药捣碎然后敷在蚊虫叮咬处,可治愈。

哪些人要慎用鲫鱼胆草

虽说它是一种中草药,但是它所含的成分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是不适合用的。主要是这几类人群,第一是孕妇人群,由于鲫鱼胆草里的一些成分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发育,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是不可以食用它的;第二就是有肠胃病的人群,因为鲫鱼胆草是寒性的;第三就是老年人群,因为他们的身体一般都比较虚弱,所以也是不适合补这种中药的。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介绍大家应该知道鲫鱼胆草可以用来做什么了吧。当然,知道归知道如果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建议还是咨询一下医生会比较好。不是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是药三分毒,所以服用的时候还应根据医嘱来。

二、鲫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1《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2《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

1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2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3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4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5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6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2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

《*辞典》

三、鲫鱼胆草简介

目录 1拼音 2出处 3拼音名 4鲫鱼胆草的别名 5来源 6原形态 7生境分布 8化学成份 9性味 10功能主治 11鲫鱼胆草的用法用量 12附方 13摘录附: 1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方剂 2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中成药 3古籍中的鲫鱼胆草 1拼音

jì yú dǎn cǎo

2出处

《岭南采药录》

3拼音名

Jì Yú Dǎn Cǎo

4鲫鱼胆草的别名

较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节节花、细叶丑婆草(《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5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耳草的全草。

6原形态

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花期在夏秋间。

7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旷地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8化学成份

全草含生物堿、黄酮甙、氨基酸。

9性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10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11鲫鱼胆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12附方

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鲫鱼胆草(鲫鱼胆草的功效和作用)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⑥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13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方剂龙胆草丸

拼音:lóngdǎncǎowán别名:龙胆丸处方:龙胆草、黄连、使君子肉、青皮等分。制法:上为末,猪...

龙胆苦参丸

拼音:lóngdǎnkǔshēnwán处方:龙胆草1两,苦参3两。制法:牛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济阴散

拼音:jìyīnsǎn处方:龙胆汤加天冬1钱,大云1钱,蒺藜1钱,黄芩1钱,黄柏1钱,石决1钱5分,...

小柏汤

《医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方名:小柏汤组成:龙胆3两,黄连2两,子柏4两。主治:口疮。用法用量:...

龙胆饮

拼音:lóngdǎnyǐn英文:概述:龙胆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银海精微》卷下方之龙胆饮...

更多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中成药苦胆丸

号:WS3B253697处方:苦参933g龙胆666g黄柏266g大黄133g郁金133g茵陈...

龙胆泻肝丸

án英文:LongdanXieganWan概述:龙胆泻肝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中华人民共...

龙胆泻肝胶囊

g剂型:每粒0.25g。龙胆泻肝胶囊的主要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

龙胆泻肝丸(水丸)

óngdǎnxiègānwán(shuǐwán)龙胆泻肝丸(水丸)药典标准:品名:龙胆泻肝丸(水丸)...

龙胆泻肝丸(大蜜丸)

óngdǎnxiègānwán(dàmìwán)龙胆泻肝丸(大蜜丸)药典标准:品名:龙胆泻肝丸(大蜜...

更多用到中药鲫鱼胆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鲫鱼胆草《冯氏锦囊秘录》:[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胎毒诸疮]破结散

通草昆布枯矾(各三分)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毒物,二十日愈。有方加青皮。《冯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瘿瘤证治]破结散

分)麦曲(四分)半夏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鲫鱼、猪肉、五辛、生菜、诸杂毒物。十日知,二十日愈。...

《严氏济生方》:[瘿瘤瘰门瘿瘤论治]破积散

二分,汤泡)上为细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甘草、鲫鱼、猪肉、五辛、菜诸杂等物。《严氏济生方》宋·宝元...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龙胆草

龙胆草,味苦涩,气大寒,阴也,无毒。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胆,其余治目、止痢、退热、却肿,皆推展之言...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阴器部]***肿突门主方

四、中草药:鲫鱼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鲫鱼胆草

(《岭南采药录》)

【异名】较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节节花、细叶丑婆草(《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耳草

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花期在夏秋间。

生于山野、旷地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⑥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提醒您:鲫鱼胆草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edou.net/3110.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