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黄(鲜地黄的吃法与做法)

安心医药 by:安心医药 分类:医疗器械 时间:2023/11/20 阅读:183 评论:0

一、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鲜地黄俗称生地,很多药店都有出售,一般情况都是用作中药配伍,很少直接食用,鲜地黄长得跟生姜有点相像,但无论是气味还是功效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鲜地黄有什么功效呢?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吧。

功效与作用

第一,鲜地黄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对于产妇产后小便出血、外伤流血不止等出血,能起到止血,存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第二,鲜地黄还能治疗干咳、肺热咳嗽等疾病。现在很多中成药中,都加有鲜地黄的成分。

第三,鲜地黄能治疗女性妇科疾病,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鲜地黄配合其他中药,能帮助月经不调、经常痛经的女性减轻病痛。

第四,鲜地黄能有效缓解便秘,有些人因大肠干燥,导致大便不畅,治疗时,加用鲜地黄,能增加肠道内的润滑作用,使大便通畅!

第五,鲜地黄能清热解毒,对于因体内热量过多,导致口渴的病人,运用鲜地黄能起到滋阴、消渴之功效。

食用方法

做法一:姜汁地黄粥

原料:地黄汁50ml(或干地黄50g),大米50g,生姜3片。

做法:将鲜地黄洗净,切段,榨汁;或将干地黄水煎取汁备用。将大米淘净,与生姜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地黄药汁或鲜地黄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 1剂,连续3~5天。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做法二:蜂蜜地黄粥

烹饪方法:

1、将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黄5000克,洗净捣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克,熬成膏状收贮,封好,每次用10克。

2、将米约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黄膏10克及酥油少许。

用法:于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肴特点: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骨蒸劳热,咯血,血崩,阴伤便秘等症。

与熟地黄的区别

首先,鲜地黄与熟地黄的颜色就不一样,鲜地黄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而熟地黄表面为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其次,熟地黄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而鲜地黄的形状呈纺锤形或条状。

再者,两者气味也不太相同鲜地黄的气味味微甜、微苦。熟地黄的气味微,味甜。

注意事项

鲜地黄泡水喝,一天10-15克就可以了,经常喝对人体有抗衰补益的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煮几分钟,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就用热水泡一下就行,特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

鲜地黄是地黄常见的一个种类,鲜地黄泡水喝对人体有不少益处呢!鲜地黄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温热病、高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对于热入营血,灼伤阴液,津少口渴之症尤为适宜,常与犀角,丹皮,玄参等同用。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鲜地黄毕竟是药,其性寒,长期饮用的话,会导致寒气入侵体内,所以,鲜地黄泡水偶尔喝可以,长期喝就要掂量着体质是否适合哦!

猜你喜欢:

1.地黄的栽培技术

2.地黄丸的主要功效

3.地黄丸的类似配方

4.地黄的作用及鉴别

5.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二、鲜地黄怎么吃

炖汤。

鲜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等疾病。当身体出现了上述症状,我们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调理,比如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配伍同用。

凡是温热、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水牛角配伍。凡是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连、朱砂相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鲜地黄(鲜地黄的吃法与做法)

1、鲜地黄性凉,凡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忌食,另外寒性体质的人也尽量不要食用,对于阴虚肠躁便秘不可食用,否则会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2、鲜地黄忌与萝卜,葱白,薤白,韭白一同食用;地黄忌用铜铁器皿煎服。

3、鲜地黄虽可以降火气,但是切莫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是会物极必反,对于一些本身体质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鲜地黄泡的水会导致败血,所以且喝且留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鲜地黄

三、新鲜地黄怎么吃

新鲜地黄怎么吃?新鲜的地黄吃法也是有很多的,可以用来煲汤、凉拌、煮粥、炒菜等,都非常的不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怎么做,地黄营养丰富,也是一种中药材,在农村长大的应该都见过。

地黄营养丰富,也是一种中药材,新鲜的地黄可以用来凉拌、炒菜、煲汤、煮粥等,都很不错,在农村长大的应该都见过地黄,一般都在山坡、路边、田埂等地方生长,因为根块是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小的时候妈妈会用新鲜的地黄来煲汤,凉拌,都非常的不错,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下做法。

一、先来了解地黄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地黄又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主要生产于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山西、辽宁,等地,新鲜的地黄就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除去芦头,须根,洗干净泥土,可以用来煲汤、炒菜等,晒干后就变成了干地黄,在农村长大的应该都见过,一般都在路边、田埂、山坡生长。

二、新鲜地黄煲乌鸡汤制作方法

1、食材:乌鸡、新鲜地黄、大枣、枸杞、葱、姜、料酒、盐

2、把乌鸡杀好,处理干净内脏,洗干净切块,用水浸泡半个小时,泡出血水,中途要换水,姜葱洗干净,姜切片、葱切段备用。

3、鸡肉泡出血水后洗干净,凉水下锅焯水,加入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焯好水后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

4、把新鲜地黄洗干净切片,把大枣、枸杞洗干净备用,准备一个砂锅,把乌鸡肉放进去,加入适量的开水,放入地黄、姜片、大枣大火烧开,撇去浮末,转小火炖煮40分钟。

5、时间到后把枸杞放进去,继续小火炖煮20分钟,起锅时加入盐调味即可,营养美味的地黄煲乌鸡汤就做好了。

小技巧

1、乌鸡要处理干净切块,用水泡出血水,凉水下锅焯水,焯好水后用温水洗干净,这样煲出来的汤味道鲜美。

2、煲汤水要一次加够,中途加水会影响汤的味道和营养,掌握好火候,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盐要最后放,过早放盐会使鸡肉不容易炖烂,影响汤的味道。

三、凉拌新鲜地黄制作步骤

1、食材:新鲜地黄、盐、醋、白糖、生抽、香油

2、把地黄洗干净去皮,先切片再切丝,放入盆中,准备一个碗,倒入盐、醋、白糖、生抽、香油搅拌均匀,倒入盆中,搅拌均匀准盘即可。

注意事项:地黄虽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地黄的哦,脾胃不好的人建议少吃。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新鲜的地黄可以怎么吃,可以用来煲汤、凉拌、煮粥、炒菜等,都非常的不错,但是要注意的是,地黄毕竟是一种药材,一定要注意用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地黄的哦。

四、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

……

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本品甘寒养阴,苦寒泄热,入肾经而滋阴降火,养阴津而泄伏热。治阴虚内热,潮热骨蒸,可配知母、地骨皮用,如地黄膏(《古今医统》);若配青蒿、鳖甲、知母等用,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本品甘寒质润,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用治热病伤阴,烦渴多饮,常配麦冬、沙参、玉竹等药用,如益胃汤(《温病条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可配山药、黄芪、山茱萸用,如滋?饮(《医学衷中参西录》);若治温病津伤,肠燥便秘,可配玄参、麦冬用,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三)鲜地黄的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寒。

①《别录》:"大寒。"

②《药性论》:"甘,平,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肾经。

①《本草通玄》:"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足少阴及足太阴。"

③《本经逢原》:"入手足少阴、厥阴,兼行足太阴、手太阳。"

鲜地黄配伍应用

配熟地:熟地甘而微温,气味俱厚,补血填精,二药相配,补血而凉血,滋阴而生津。适用于血虚兼血热者,阴亏而津亡者。

配乌梅:乌梅属敛涩之品,味酸性平,能敛虚火,生津液。二药配伍,酸甘化阴,有较强的养阴生津作用,且二者一清一敛,清其内热,敛其虚火,相辅相成。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口渴多汗等证。

【方剂制剂】

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痰血,面黄,大便黑等证。

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本方用治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反不甚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四生丸(《妇人良方》):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上研末,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治血热妄行致: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

地黄煎(《千金方》):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三日。主补虚除热,去痛疖痔疾。

鲜地黄附方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组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讝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治吐血经日:生地黄汁一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治肺损吐血不止:生地黄八两(研取汁),鹿角胶一两(炙燥,研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铜器中煎,次下地黄汁及胶末,打令匀,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济总录》地黄饮)

补虚除热,去痈疖痔疾: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千金方》地黄煎)

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治消渴:生地黄三斤(细切),生姜半斤(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煎)

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治暑伤津气:鲜石斛30g,西洋参6g,麦冬12g,黄连9g,竹叶12g,荷梗12g,知母9g,甘草6g,粳米12g,西瓜翠衣18g。水煎服,一日3次。本方具清热涤暑,益气生律之功。对身热心烦,口渴自汗,溺黄,肢倦神疲,苔黄少津,脉象虚数之证有效。

治腑实津伤:以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加鲜石斛、鲜生地、鲜首乌。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具清热滋阴通下之功,适用于便秘,腹胀,神昏谵语,苔黑干燥之证。

治外感风热:鲜石斛15g,连翘(去心)9g,天花粉6g,鲜生地12g,麦冬(去心)12g,参叶1g。水煎服,一日3次。适用于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病伤津、温疟舌苔变黑之证。

治中消:鲜石斛15g,熟石膏12g,天花粉9g,南沙参12g,麦冬6g,玉竹12g,山药9g,茯苓9g,广陈皮3g,半夏4.5g。先以甘蔗90g煎汤代水,以甘蔗汤煎诸药,日分2次服。中消即胃消,为消渴的一种,多由脾胃燥热所致,方用鲜石斛乃取其滋朗清热,生津养胃之功。

治肺阴亏损,热伤肺络所致之咳嗽:鲜石斛15g,鲜沙参15g,麦冬12g,桔梗12g。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妇人虚赢短气,胃逆满闷,风气:鲜石斛240g。生地黄汁240ml,桃仁240g,桂心60g,甘草120g,大黄240g,紫苑120g,麦门冬120g,茯苓500g,淳酒240ml。上10味为饮片者先捣碎为细末。后共置于铜器中用炭火熬。再加入鹿角胶500g,次加饴糖1500g,白蜜1500m1,和匀。再于铜器中微耗,以生竹搅,勿令粘锅,于瓷罐中贮存。每服1汤匙,一日 3次。

鲜地黄怎么吃

生地黄鸡

材料:

乌骨鸡1000克,生地黄250克,麦芽糖150克。

做法:

(1)将鸡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

(2)生地黄洗净后切成细条。

(3)生地黄与饴糖相混合后塞入鸡腹内,用棉线扎紧。

(4)将鸡置于瓷锅中用文火炖熟,不加盐、醋等调品。

生地猪肉汤

材料:

生地黄30克,猪肉(瘦)100克,盐1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猪瘦肉洗净后切成片。

(2)将生地洗净与猪瘦肉一同置于锅内,加入适量清水。

(3)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约30分钟。

(4)最后加入适量调味品调味,去生地即可。

生地黄粥

材料:

粳米100克,生地黄30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生地黄用温水浸泡,漂洗干净。

(3)取沙锅放入冷水、生地黄,煮沸约15分钟。

(4)滤去药渣,加入粳米,用旺火煮开后改小火,续煮至粥成,即可盛起食用。

生地煲蟹汤

材料:

螃蟹400克,生地黄30克。

做法:

(1)将生地、鲜蟹同主入汤锅中。

(2)加清水适量煎成一碗,去渣饮汤食蟹。

党参麦冬瘦肉汤

材料:

猪瘦肉500克,党参60克,生地黄30克,麦冬30克,红枣10个,盐巴适量。

做法:

(1)党参、生地黄、麦冬、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

(2)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水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供用。

地黄酒---《本草纲目》黑发内服处方

处方:鲜地黄适量。

用法:将鲜生地绞汁,加适量酒,与糯米饭拌和,盛瓷盆或瓦缸中,密封保暖。春夏3—7日,秋冬5—7日启之。中有绿汁,乃地黄酒之「真英」,宜先饮之。其余滤汁去渣,盛瓷瓶中密封备用。据称,若在酿造时加入牛膝汁,其效更速。

功效:补虚弱,通血脉,变白发。主治:阴血不足之白发。

评介:地黄滋阴凉血补肾,酒通血脉,与之相合,补肾养血之效更增,「发为血余」,故能乌发。

鲜地黄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4—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注意】

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

《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药性论》:"忌三白。"

《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区别

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与用量

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区别

名称:地黄

别名:地髓、芑

系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茎。年生草本。药用部份:地茎,因加工情况不同。药用分“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不仅采制不同。而且其药物形状、性味、效用也不尽相同。

鲜地黄:是秋后挖掘地下块茎,防止触伤皮部,去掉茎叶,贮藏于湿润的沙土中备用者称“鲜地黄”,其表面棕黄色或红棕色,具半圆形结节,节上有芽痕,并常具弯曲皱纹及横长皮孔,断面肉质,黄白色。味甘、微苦,性寒。

生地黄:将鲜地黄除去根须及泥沙,用火焙3—5天,至全体柔软为止,称“生地黄”。生地黄为不规则的圆块,暗棕色,表面皱缩不平,横纹稠密,质地柔软,不宜折断,内为棕黑色,商品根据体小又分作几种规格。味甘、微苦,性寒。功效:凉血滋阴。治血热妄行,吐、衄、崩、漏,热入血分,发斑等症。

上一页全文完(共 18778字)展开全部内容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edou.net/30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