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汗症衣服能洗掉吗(什么是色汗症,它有什么危害)

安心医药 by:安心医药 分类:医药新闻 时间:2023/11/19 阅读:215 评论:0

一、汗症的辨证施治

汗的病变可以是汗腺自身发病,亦可由全身性疾患引起,或是皮肤病变累及汗腺。因此,观察汗的变化,对于辅助诊断、治疗某些疾病,尤其对某些皮肤病,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与皮肤病有关的汗的病变,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作一介绍。

一、汗的生理

汗液由汗腺分泌排泄,在胎儿5~6个月时,掌跖部始有汗腺生成,7~8个月时,汗孔生成雏形。由于汗腺的结构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及大汗腺。成人约有小汗腺200~500万个,可因人种、性别、年龄、部位不同而异。除唇红、***、包皮内板、***外,小汗腺遍及全身。一般四肢屈侧较伸侧为密,上肢多于下肢,儿童的密度大于成人。其中掌跖密度最大,可达650个/平方厘米。大汗腺仅分布于腋下、脐、鼻翼、鼠蹊及前后***周围。此外,外耳道耵聍腺、眼睑麦氏腺、乳晕乳轮腺,亦属大汗腺的变形。少数人的发际、面颊、头皮、下腹部等处,亦可有少量的大汗腺。

二、汗的病变

(一)颜色变化

正常汗液应为无色透明,若汗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多属色汗症。除内在病变外,药物、饮食、环境、情绪均可使汗液颜色变化。

1.黄汗:表现为汗出色黄如柏汁,染着衣被。好发于颜面、腋下、鼠蹊等处,常因营卫壅闭或湿热郁肤而致。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芪芍桂酒汤、加味玉屏风散化裁,以宣通壅闭,清热利湿。若腋汗色黄,伴有臭味者,可按腋臭论治。

2.红汗:表现为汗出色红或粉红而无其它症状。除应用碘化物、氯苯吩秦(B663)、利福平等药物,可暂时出现红汗而不必单独治疗外,一般红汗多由心火内炽,迫汗外溢所致。根据「汗为心之液」的原理,可选用导赤散、导赤各半汤化裁,以清心导赤,引火下行。

3.棕汗:表现为汗出棕色或棕褐色。除经常便秘者,因肠道转输失职,实热外蒸肌肤发生棕汗,可用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若伴有尿色变黑,鼻、颊、额及外阴皮肤呈青灰或黑褐色,耳廓软骨增厚呈蓝黑色者,称褐黄病。此系先天不足,禀赋素弱所致。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覆盆子丸、助神丸化裁,以补肾填精,滋养先天。

4.血汗:表现为汗出带血,或血液色素混同汗液排出,亦称为脉溢。常发生于眼皮、前额、胸部、外阴等处。可见于鼠疫、血友病、败血症、紫癜、黄热病、月经异常等病症。多因热毒内盛,迫血妄行,或心气虚极,脉失收束所致。除治疗原有疾病外,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用消斑青黛饮,以凉血解毒,或脉溢汤化裁,以养心复脉。

5.其它:汗的颜色常可受药物、饮食、环境影响,如美蓝可使汗液呈青色,铜盐可使汗液呈青绿色,一般无需单独治疗。若皮肤或毛孔上有产色细菌或真菌,或衣被染料溶于汗液内,亦可产生蓝汗、紫汗、绿汗等,可统称为假色汗症。若选用清热解毒汤外洗,常收较好的疗效。

(二)气味变化

汗液的气味常与种族、年龄、性别、饮食及个体差异有关。

臭汗:表现为汗腺分泌有特殊的臭味,亦称「臭汗症」;若汗液分解后放出臭味,称「味臭汗症」。

1.腋臭:表现为腋下汗出,带有恶臭,味如野狐,常伴家族病史而累代不绝,女性多见,始于青春期。严重者可波及乳晕、脐周、前后***,外耳道多有柔软的耵聍。此系先天禀赋,秽浊内蕴,外发体肤。除勤于洗涤外,应治以芳香化浊。解毒除秽法。若外搽腋香散,常收卓效。

2.尿汗症:表现为汗液带有尿臊气,干涸后析出结晶如霜。常见于严重的尿毒症、糖尿病及痛风患者。此多属湿浊内盛,外蒸体肤,除治疗原有疾病外,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氤氲汤化裁,以芳香化浊,淡渗利湿。

3.足臭:表现为足部多汗,皮肤浸渍变白,伴有恶臭,触鼻难闻。可见于足部臭汗症、足癣、掌跖多汗症。此多因湿热内蕴,秽浊下注而成。除勤于洗涤外,可选三妙散内服,软脚散外搽,以清除湿热,芳香辟秽。

4.其它:汗液气味常受饮食、药物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如服用含有麝香、白芷等药物,或葱、蒜、酒等辛辣厚味之品,汗液中常可有暂时异味,一般无需单独治疗。其它如某些温热病及尿毒症、糖尿病、肝昏迷患者的汗中,可各有其臭味。此常由秽浊毒邪,外发体肤。除治疗原有疾病外,可根据舌脉及兼证,选用藿朴夏苓汤、白术苡仁汤化裁,以芳香化浊,解毒辟秽。

(三)汗量变化

汗量的多少可受温度、湿度、精神、饮食、药物、机体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常人每日出汗约1.5升,高温或剧烈运动时,每日可多达5~6升。故《内经》有「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之说。

1.多汗症:表现为安静状态下,局部或全身汗出过多。多汗者常易并发褶烂、毛囊炎、痱子、疖等皮肤病。

(1)全身性多汗症: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等,除周身涔涔汗出外,常伴有掌跖角化,及骨骼、眼、甲等先天异常。多由先天不足,禀赋素弱所致。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大造丸、斑龙丸化裁,以补肾填精,滋养精血。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疟疾、肺炎、结核、肠伤寒、败血症及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糖尿病、肥胖症、乙醇或铅、砷慢性中毒等,亦常伴全身性多扦。此多系湿热内蕴,外蒸肌肤而成。除治疗原有疾病外,根据舌脉及兼证,可选用白虎加苍术汤、燃照汤化裁,以清除湿热。

(2)限局性多汗症: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多汗而其它部位无汗。多见于青年人,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1手足汗:表现为掌跖部位濈然汗出,涓涓不止。若伴有四末不温,冷汗外溢,肤色青紫者,可见于雷诺病、肢端红痛症、肢端紫绀病、掌跖多汗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掌跖角皮病、冻疮、冻疮样多形红斑、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等。常因寒凝气滞,脉络瘀阻所致。棕治疗原有疾病外,可选用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化裁,以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若掌跖或趾间渍渍汗出,皮肤浸渍变白,甚则有水疱、糜烂,角化过度,或有臭味者,可见于Schafer综合征、汗疱症、角质松解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皮病、手足癣、手足多汗症等。此多因脾胃湿热,旁溢四肢,或湿热毒邪,染着手足而致。除治疗原有疾病外,可选芩连平胃散、泻黄散内服,泡洗方外用,以清除湿热毒邪。

2腋汗:表现为腋下涔涔汗出,常伴手足多汗,但无臭味,每于神情不安时加剧。此属心气不足,汗液外泄所致。可选生脉散、养心汤[21]化裁,以养心益气,收敛汗液。若腋下汗出,伴有臭味者,可按腋臭治疗。若腋下生有米粒大小灰色丘疹,中有毛孔,质硬而光滑,腋毛稀缺,自觉瘙痒者,称大汗腺性痒疹。此属湿热内蕴,结聚体肤。可选化坚二陈汤、海藻玉壶汤化裁,以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3头面汗:表现为头面、口周等处蒸蒸汗出,每于进食辛辣厚味时加剧。可见于味觉性多汗症、Frey综合征等。此属阳明蕴热,上蒸头面。可选白虎汤、白芷石膏汤化裁,以清阳明之热。若面部多汗与职业相关,每于夏季汗出或炙烤时加剧,皮损为半透明囊肿性小结节,呈淡蓝或淡棕色,天冷时渐自愈者,称小汗腺汗囊瘤。此系暑热毒邪,蕴于体肤。可选清暑汤、清热解毒汤化裁,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暑。

4鼻汗:表现为鼻部持续多汗,可伴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可见于鼻红粒病、玫瑰痤疮、Haber综合征。此由肺经蕴热,外发于鼻。可选枇杷清肺饮、泻白散化裁,以清肺泄热,凉血解毒。

5胫前汗:表现为胫前多汗。若伴胫前多毛及肿块隆起,触之韧实者,称胫前粘液性水肿。此属湿热下注,凝聚体肤。可选二妙散、加味二妙丸化裁,以清热除湿,活血散结。

6阴汗:表现为前后***汗出沾衣,常伴瘙痒。若肛周多汗瘙痒,常因情志不调及过食辛辣而加剧者,可见于***瘙痒病、肛周湿疹、痔疮等。多因大肠湿热下注所致。除治疗原发病外,可选苦参汤外洗,并内服槐角丸、地榆芍药汤化裁,以清利大肠湿热。若前阴多汗瘙痒或伴黄汗者,可见于女阴瘙痒病、阴囊湿疹、阴囊神经性皮炎、毛囊角化病等,多属肝经湿热下注而成。除治疗原发病外,可用止痒洗方外洗,龙胆泻肝汤化裁内服,以清利肝经湿热。

2.闭汗症:指全身或局部皮肤的汗液分泌减少或消失。

(1)全身性闭汗症:表现为全身皮肤少汗或无汗,常伴全身不适,易于疲劳,夏日烦热难耐,肌肤干燥粗糙。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秃发、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先天性单纯性无汗症、鱼鳞病等,除汗腺发育不全外,常伴毛发、牙齿、骨骼、甲、智力等发育障碍。此系先天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全鹿丸、补天育麟丹化裁,以补肾填精,滋养精血。其它如粘液性水肿、阿的平无汗症、深部粟粒疹、红皮病、银屑病、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皮肌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蕈样肉芽肿、黑棘皮病、麻风、菸酸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等,均可能伴有全身性闭汗。此多因肝肾不足,津亏血燥而成。除治疗原发病外,可选用滋燥养荣汤、生血润燥汤以滋益肝肾,养血生津。其它如尿崩症、慢性肾炎、糖尿病、蛋白质营养不良、低血钙症、直立***性低血压、多发性骨髓瘤等,亦可伴有闭汗,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2)限局性闭汗症:表现为皮肤局部汗液减少或消失,常伴肌肤甲错,干燥粗糙。某些伴有皮肤萎缩的疾病,如特发性斑状萎缩、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硬斑病、限局性硬皮病、萎缩硬化性苔藓等,以及某些皮肤发生肥厚、角化类的疾病,如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痒疹、汗孔角化症、可变性红斑角化症、毛囊角化病、维生素A缺乏症、菸酸缺乏症、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银屑病、皲裂性湿疹、手足皲裂、鱼鳞病、毛发红糠疹、黑棘皮病、瘢痕疙瘩等,其它如放射性皮炎、血色病、Homer综合征、股外侧皮肤神经炎、后天性脱发、麻风、梅毒等,都可能在其皮损处伴有闭汗。均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某些闭汗可呈带状、线状或与经络循行分部区域近似,如线状皮炎、线状苔藓、线状扁平苔藓、局限性硬皮病等,均可在皮损发生部位伴有闭汗。其它如脊髓灰质炎、颈交感神经麻痹、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性神经病等,亦可出现节段性闭汗。此多因经脉闭阻,气血壅滞而成。除治疗原发病外,可配合针灸及选用活络效灵丹、活血散瘀汤化裁,以疏通经脉,活血祛瘀。

色汗症衣服能洗掉吗(什么是色汗症,它有什么危害)

三、关于辨汗方法的探讨

前人对辨汗虽有论述,但不够系统。为此,笔者按照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提出如下初步探讨。

(一)颜色、气味辨证

除去服食某些药物、食物会影响汗的颜色、气味外,依据前人的文献记载,是否可把汗液颜色、气味的变化,责之于内在脏腑、气血的变化。如汗出色黄,或伴臭秽,多属湿热秽浊,内蕴外蒸;汗出色红,多为心火内炽,迫汗外溢,或心气虚极,脉失收束;汗出棕黑,常为先天不足,精血亏虚;汗出如血,多为热毒壅盛,迫血妄行;冷汗清稀外溢,多是阴寒内盛,或寒湿闭阻;汗出味臊,可见于严重的尿毒症、糖尿病、痛风。

(二)病因辨证

参照六淫致病特点,予以病因辨证。风邪为患,则多汗而肌肤时痒;湿热为患,汗出色黄,或伴臭味;寒邪为患,肌肤青紫,冷汗外溢,或经脉收束,少汗、无汗;燥邪为患,肌肤无汗,干燥粗糙,甚则甲错;热邪为患,腠理开张,汗出蒸蒸;气血瘀滞,玄府不通,则少汗或无汗;秽浊为患,则汗出臭秽,或黄或粘。

(三)脏腑经络辨证

前人对于汗与脏腑的内在联系,多局限于心、肺。实际上,汗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气血津液,特别是皮肤本身,均有密切联系。如脾主四肢、阳明主面,故掌跖、头面部的汗症,常可责之于脾胃;肺开窍于鼻,鼻部的汗症多责之于肺;心之经脉,行于腋下,故腋汗多责之于心;心、肾之经脉分别达于手、足之心,故掌、跖之汗症,亦可求之于心、肾;肝之经脉行于前阴,故***汗症,多责于肝。

人体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均有其特定的循行部位。故笔者认为,内在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其经脉,在其循行部位的皮肤或汗液上反映出来。尽管是细微的变化,也是有意义的。对于重病、久病,特别是影响汗腺的某些皮肤病,如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等,若能根据皮损发生的部位及汗液变化,探讨所属经络、气血、脏腑的内在病变,对于提高疗效,肯定会有所裨益。(曹元成)

二、什么是色汗症

色汗症是少见疾病,约10%的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呈黄色,具体原因不太清楚。目前认为是大汗腺的功能紊乱,色汗的分泌是对肾上腺素刺激的反应,刺激使大汗腺肌上皮收缩,分泌大量脂褐素所致,也可能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

对于色汗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轻者通常不需要治疗,严重者治疗多汗症。对假色汗症,主要是避免接触着色物质。药物所致者,停用药物后自然消失。疾病所致的色汗症,主要治疗原发疾病。

平时应注意清洁卫生,如经常清洗患处,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

三、什么是色汗症,它有什么危害

1色汗症是汗腺功能紊乱引起的,可以到正规地大医院对汗滴进行采集,如果不是并发症就不用担心了

2色汗症是少见疾病,约10%的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呈黄色,具体原因不太清楚。目前认为是大汗腺的功能紊乱,色汗的分泌是对肾上腺素刺激的反应,刺激使大汗腺肌上皮收缩,分泌大量脂褐素所致,也可能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

对于色汗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轻者通常不需要治疗,严重者治疗多汗症。对假色汗症,主要是避免接触着色物质。药物所致者,停用药物后自然消失。疾病所致的色汗症,主要治疗原发疾病。

平时应注意清洁卫生,如经常清洗患处,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

四、出汗有颜色是怎么回事色汗症比较少见

出汗有颜色是咋回事湖北读者张先生问:我今年59岁,脸和脖子很黑,但身体其他部位很白,肤色反差极大。我脸出汗用餐巾纸一擦,纸上就有黑蓝色,用手一撮还有“油泥”出现。我坚持用洗面乳洗脸,也没什么用。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答:根据您所描述的症状,考虑可能为皮脂溢出和色汗症,建议您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皮脂溢出分为油性脂溢和干性脂溢。油性脂溢表现为皮脂分泌旺盛,皮肤表面异常油腻,尤其是面部、胸部。由于皮脂溢出多,使皮肤黏腻而发油光,又有尘埃附着,就会有脂垢堆积,所以用手撮时会有“油泥”。而过于频繁的使用碱性强的洗面乳清洁会刺激皮脂腺增生、功能紊乱,从而皮脂分泌得更旺盛。色汗症比较少见,可有黄色、蓝色等,颜色多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部位常局限于面部及腋窝。中医认为皮脂溢出和色汗均是湿热内蕴外发皮肤所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用清热祛湿或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可以用生薏米、绿豆、荷叶、菊花等代茶饮。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edou.net/28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