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杆菌酒精可以杀灭吗(什么是鼠疫杆菌)
一、鼠疫杆菌的特征
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园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液,亚硫酸钠等以促进生长,在血平板上,28℃培养48小时后,长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边缘呈花边样菌落,这种菌落形态为本菌的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24小时孵育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小时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于5-10℃条件下尚能生存。可耐日光直射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
二、什么是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鼠疫杆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者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之一。曾在欧洲引起大规模疾病死亡,在二战中也有使用记录。
扩展资料:
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
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
4、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杆菌
三、鼠疫杆菌是如何传播致病的
本病为多途经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
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鼠间的鼠疫,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人间的鼠疫,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
临床常见的病型有:腺鼠疫,主要由野鼠传染家鼠,再由家鼠叮咬人时,将鼠疫杆菌注入人体皮下。再进入淋巴结内繁殖侵害,最常侵犯腹股沟淋巴结或腋窝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胀化脓及全身中毒,毒死率很高。
败血性鼠疫,继发于腺鼠疫之后,这时机体抵抗力极度损害,细菌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病死率极高。
肺鼠疫或继发性鼠疫,由吸入空气中鼠疫杆菌直接引起,传染性极强,在寒冷季节里很容易造成扩大流行,此型病症最危险。继发性肺鼠疫由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患者体内细菌侵入自身肺内引起的并发性肺炎,由病人呼吸散播,病死率极高。
四、鼠疫杆菌需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培养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
鼠疫杆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摄氏度,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液,亚硫酸钠等以促进生长,在血平板上,28摄氏度培养48小时后,长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边缘呈花边样菌落,这种菌落形态为本菌的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24小时孵育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小时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摄氏度仍能存活,于5~10摄氏度条件下尚能生存。可耐直射日光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