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的别名(肾蕨为什么叫肾蕨)
一、铁茫萁(路基草)与肾蕨的区别
铁茫萁(路基草)和肾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1.外观和生长特征:铁茫萁是一种蕨类植物,株高可达3至5米,蔓延生长,茎粗壮,呈深棕色,下面灰白色,无毛。而肾蕨是一种附生或垫状的蕨类植物,株高通常在30至80厘米之间,根状茎直立,棕褐色,有厚披针形的鳞片。
2.叶子形状:铁茫萁的叶子为二型,营养叶大,纸质,呈卵状三角形,两侧有翼,具软骨质边,叶下面无毛。而肾蕨的叶子为簇生,呈线形,中脉明显,上面呈深绿色,下色呈灰白色,无毛。
3.孢子囊:铁茫萁的孢子囊下生于孢子叶的基部,通常在5-7个孢子囊组成。而肾蕨的孢子囊群为肾形,生于叶片的背面,靠近叶缘。
总之,铁茫萁(路基草)和肾蕨在外观、生长特征和孢子囊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肾蕨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肾蕨的形态特征:株高30~600厘米。根状茎直立,下面向四周发出长的匍匐茎,再从匍匐茎的短枝上长出圆形的块茎。根状茎、匍匐茎均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片羽状深裂,密集丛生,好似条条蜈蚣,长30~70厘米,宽3~5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紧密相接,无柄,45~120对,鲜绿色。孢子囊群生于侧小脉的顶端,囊群盖肾形,棕褐色,无毛。
三、肾蕨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小便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全草或根茎捣敷。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吐血,淋浊,不孕。
2.《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3.《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摘录】《中华本草》
四、什么是肾蕨
肾蕨属肾蕨科,又名蜈蚣草。四季常青,叶形秀丽挺拔,叶色翠绿光滑,是制作花蓝和插花极好的配叶材料。肾蕨属低等蕨类植物。
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季在15℃左右可正常生长,最低温度不低于8℃,忌强光直射,喜阴湿环境。肾蕨的用途十分广泛,通常为切叶材料,若用以吊篮式栽培,更有情趣,其块茎含有淀粉,还可入药。
肾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