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背外侧核(间脑)

安心医药 by:安心医药 分类:医疗器械 时间:2023/11/15 阅读:346 评论:0

一、背侧丘脑核群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的核团从前向后分别是

分别是: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

背侧丘脑又称丘脑,是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是间脑的一部分。

丘脑灰质被内髓板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外侧核群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的核团由前向后,为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背层由前向后为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和枕。

扩展资料

丘脑的功能

1、感觉功能全身躯体感觉、视觉、听觉的传入冲动分别经过丘脑接替核的外侧核群、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投射到皮层特定的区域。故丘脑是皮层下最高级的感觉中枢,可进行粗糙的感觉分析综合,有人认为痛觉中枢在丘脑。

2、运动功能小脑和纹状体一苍白球系统是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丘脑的外侧腹核主要接受二者传来的纤维,并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参与皮层对肌肉运动的调节。

3、维持与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经皮层下联系核的髓板内核群、中线核群,投射到大脑皮层各部,影响皮层的兴奋水平。

4、与情感、植物性神经活动有关丘脑接受下丘脑的纤维并向皮层联络区,如前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发出,影响情感、内脏活动及皮层的高级综合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丘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间脑

二、关于背侧丘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背侧丘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背侧面的外缘处有前后走向的丘脑髓纹

B.内侧面参与构成第三脑室的旁壁

C.以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

D.外邻端脑的内囊

E.后下方邻接内侧膝状体

正确答案:A

三、背侧丘脑负责人体哪些运动

丘脑被“Y”形纤维板─内髓板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3部分。其中外侧核又可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又称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此外,在内髓板内有板内核,在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内有正中核,在背侧丘脑外面有丘脑网状核。

丘脑背外侧核(间脑)

丘脑核团按功能分类:

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包括正中核和板内核等。

2)联络性核团: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的背层及前核。

3)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外侧核腹层的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其中,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腹中间核和腹后核接受运动纤维。

背侧丘脑的功能一方面是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并可能感知粗略的痛觉。在背侧丘脑受到损伤时将导致感觉功能的障碍以及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症状。另一方面,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作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纹状体、黑质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实现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四、背侧丘脑简介

目录 1拼音 2概述 2.1背侧丘脑的外形 3背侧丘脑的核群 3.1正中核(或中线核) 3.2板内核 3.3前核 3.4背内侧核 3.5枕、后外侧核和背外侧核 3.6腹后核 3.7腹外侧核和腹前核 3.8丘脑网状核 3.9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1拼音

bèi cè qiū nǎo

2概述

背侧丘脑亦称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一部分,位于间脑的背侧部,其腹侧为底丘脑和下丘脑。背侧丘脑是各种感觉通路(嗅觉除外)最后的中继站,各种感觉冲动在此中继后,经丘脑皮质投射纤维传至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感觉信息的整合也发生在这个水平,痛觉的感知就发生在间脑。此外,背侧丘脑还从事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

2.1背侧丘脑的外形

背侧丘脑的背面为两个前后纵长的卵圆形灰质团块,其间夹第三脑室。背面前端狭窄隆凸,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为枕。外缘借终纹与端脑的尾状核分界。在内侧面,可视下丘脑沟为背侧丘脑与下丘脑的分界。丘脑间粘合是连接左右背侧丘脑的灰质,在少数人是不存在的。

背侧丘脑的外侧包有薄层白质板,称为外髓板,它借丘脑网状核与内囊相隔。在背侧丘脑灰质内,有丫形的内髓板,此板前部分叉,因而将灰质分为三个大的核群:前核群、背内侧核群和腹外侧核群。腹外侧核群又可分为背腹两层。属于后丘脑的内、外侧膝状体,实际是上述腹层核群向后方的扩延。

3背侧丘脑的核群

内、外髓板虽是划分核群的天然边界,但背侧丘脑内核团众多,主要是依据种系发生、纤维联系和功能来进行划分。上述的借内髓板划分的三个核群,又各包括数个核团。此外,紧贴第三脑室旁壁深方的灰质层,称正中核,夹在内髓板中的灰质称为板内核。

3.1正中核(或中线核)

是位于下丘脑沟以上紧靠室壁的薄层灰质,丘脑间粘合亦属正中核。在低等脊椎动物,正中核和板内核是背侧丘脑中较大的核群,在人类已难分辨出如低等动物中存在的许多核团。正中核可能参与内脏调节活动。

3.2板内核

是分布在内髓板中各核的总称。其中两个最大的是位于背侧丘脑尾侧部的中央中核和束旁核,其它三个位置偏靠颅侧:①中央旁核靠近背内侧核的前部,此核的尾部与②中央外侧核相接,后者位于中央中核的背侧。③中央内侧核位于中央旁核的内侧。板内核接受的纤维来自网状结构、脊髓丘脑束和小脑齿状核。中央中核和束旁核还接受大脑皮质第4、6区发来的纤维。对板内核的传出纤维所知不多。中央中核和束旁核发出纤维至壳。生理学的研究认为板内核发出丘脑非特异性投射(即网状上行激动系统)至广泛的皮质区域,但尚无这方面的解剖基础实证。有人证实板内核发出至壳的纤维,其侧支投入大脑皮质。板内核可影响大脑皮质的警觉和注意能力,也是中枢内痛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破坏板内核可引起昏睡,对感觉反应减弱。电解损伤这些核,可解除顽固性疼痛。

3.3前核

在丘脑前结节的深方,包括前背侧、前腹侧和前内侧三个核,在人类以前腹侧核最发达。传入纤维来自***丘脑束,传出纤维投至扣带回皮质。

3.4背内侧核

占据内髓板与正中核之间区域,在人类最发达。此核接受多方面的纤维:有板内核、腹外侧核、杏仁核簇和梨状皮质等,但主要是与前额叶皮质(6和32区以前的部分)有往返的纤维联系。背内侧核从事整合内脏和躯体多方面的信息,并联系前额皮质,从而影响和产生不同的“心情”和“情感”。切除此核与皮质的联系,可解除患者的某些焦虑状态,但术后情绪不稳,抽象思维能力降低,判断有缺陷;可解除顽固性疼痛,但不丧失感知。

3.5枕、后外侧核和背外侧核

此三核位于腹外侧核的背层,枕居最后,它的前方是后外侧核。背外侧核很小,似是前核的后延,发出纤维投至扣带回。后外侧核接受背侧丘脑中继核的纤维,发出的纤维投至顶上小叶。枕主要接受自上丘和顶盖前区等处传来视觉冲动,发出的纤维至顶、颞、枕叶的联络区。这三个核与背内侧核相似,都与大脑皮质的联络区有往返的联系。

3.6腹后核

是腹外侧核腹层中最后方的一般躯体感觉中继站,包括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三叉丘脑纤维和上行的味觉纤维止于腹后内侧核,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投射至腹后外侧核。在腹后核中具有身体对侧半的严格投影,下肢代表区在核的背外侧部,上肢的在中间,头部的在最内侧。自前庭神经核传递平衡***的纤维和味觉纤维也终止于此区。自腹后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至中央后回。

3.7腹外侧核和腹前核

依次位于腹后核的前方,二者的分界不很清晰。腹外侧核接受小脑上脚(齿状核和间位核)、苍白球、黑质网部和皮质第4、6区的纤维,发出的纤维投至4和6区,具有躯体定位。这样,小脑、纹状体和黑质对中央前运动皮质所起的影响即是通过腹外侧核来实现的。破坏此核可解除震颤麻痹状态。腹前核接受的主要纤维如腹外侧核,但传出纤维的去向欠明。

3.8丘脑网状核

位于外髓板和内囊之间,接受丘脑皮质和皮质丘脑纤维的侧支,发出纤维终于背侧丘脑。其作用似执行背侧丘脑内的整合。

3.9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分别为听和视传导路径在间脑的中继站。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传出纤维形成听辐射至颞叶听觉皮质。外侧膝状体在枕的下方,包括6层细胞,腹侧的1~2层细胞大,靠背侧的4~6层细胞小。视束中交叉的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的1,4和6层,不交叉的止于2,3和5层。自此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投至枕叶视觉皮质。

背侧丘脑包括核团甚多,可粗略地归纳为数类:①正中核和板内核在发生上较古老,主要与间脑水平或间脑以下各核发生联系。②丘脑网状核不发纤维至大脑皮质,主要在间脑内执行整合活动。③特异性中继核中继不同感觉体系的冲动,将之投至大脑皮质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区域,包括腹外侧核的腹层和内侧、外侧膝状体。④联络性核团包括背内侧核、腹外侧核的背层以及前核(前核也可归入边缘系统),它们与广阔联络的皮质之间有往返的联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edou.net/194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