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藤,神奇植物根部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乌骨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以下是乌骨藤的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植物形态:乌骨藤为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宽24厘米,先端通常圆形或短尖,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叶柄长约1厘米。花数朵集成聚伞式的总状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3,卵状三角形,被黄毛;花瓣6,2轮,外轮花瓣阔卵形,先端钝,长约7毫米,宽5毫米,内轮花被小,长约5毫米,宽3毫米,被黄毛;雄蕊多数,长约1毫米,药室长椭圆形,药隔与药室等长,为阔三角形;心皮有毛,柱头2裂。果实绛红色,圆球形,径8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
性味:性温,味辛涩。
归经:主要入肝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乌骨藤具有祛风湿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僵硬、麻痹、手脚麻木等症状。
通经活血:乌骨藤能通经活血,适用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等情况。
止血:乌骨藤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用于外伤出血的治疗。
抗肿瘤:现代研究表明,乌骨藤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免疫功能而起到抗肿瘤作用。
增强免疫力:乌骨藤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其他功效:乌骨藤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或酒泡服。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乌骨藤对孕妇禁用,可能致出血和流产。
毒性:乌骨藤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乌骨藤作为一种中草药,在中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使用需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你知道吗?在我国的中医药宝库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名叫乌骨藤。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揭开乌骨藤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乌骨藤的“前世今生”
乌骨藤,又名通光藤,属于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最早见于《滇南本草》。乌骨藤的形态独特,是一种攀援灌木,高达3米。它的叶子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花朵数朵集成聚伞式的总状花序,果实绛红色,圆球形,直径约8毫米。乌骨藤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
乌骨藤的“神奇功效”
乌骨藤不仅外形独特,其药用价值更是令人称奇。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乌骨藤性温,味辛涩,具有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散结止痛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上,乌骨藤常用于治疗痨伤、风湿、咳嗽哮喘、痰咳嗽喘、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更令人惊喜的是,乌骨藤还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乌骨藤中含有一种神秘的抗癌物质——乌骨消癌素,它对癌细胞分裂的根源——微管排列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能阻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有效切断癌细胞扩散、转移,癌症因此而萎缩直至完全消失。因此,乌骨藤被誉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中药。
乌骨藤的“珍贵之处”
乌骨藤生长环境恶劣,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湿度、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地区,而具药用价值的是生长期达5-10年的老藤,产量极低,十分珍贵。有效成分乌骨消癌素活性很强,一般工艺很难有效提取,1000公斤原药材仅能提取不足1千克的乌骨消癌素等有效抗肿瘤成分。
乌骨藤的“辨别方法”
由于乌骨藤存在同名异物现象,不同地区作乌骨藤用的植物至少有10种之多。因此,及时弄清乌骨藤的基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一些辨别乌骨藤的方法:
1. 观察茎:乌骨藤的茎圆柱形,表面光滑无毛,直立于地面以上,有时可分枝。
2. 观察叶:乌骨藤的叶子互生,纸质质地,叶柄较长且有短柔毛。
3. 观察花:乌骨藤的花朵数朵集成聚伞式的总状花序,花瓣为5枚,雄蕊多数。
4. 观察果实:乌骨藤的果实为成熟后的种子结构,球形,表面光滑或具微毛。
乌骨藤的“使用方法”
乌骨藤的用法用量如下:
1. 内服:煎汤,每日1-2次,每次10-15克。
2.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忌服乌骨藤。在使用乌骨藤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用药。
乌骨藤作为一种神奇的植物,在我国中医药宝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了解乌骨藤的神奇功效和珍贵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