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胺磷农药打菜几天能吃(甲胺磷的作用与功效)
一、甲胺磷是什么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由于毒性强,在日本等部份国家已禁用,中国大陆从2008年起亦公告停止生产及使用。甲胺磷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44.5℃,蒸气压为0.4Pa(30℃)。易溶于水;醇,较易溶于氯仿,苯,醚,在甲苯;二甲苯中的溶解度不超过10%。在弱酸;弱碱介质中水解不快,在强碱性溶液中易水解。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150℃以上全部分解。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剂,杀虫范围广。
参考网址: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r2HmBHO-zi0KcZyKxGhd10ll7zr6vmtQbFCTKoD0kCZvDy5id4h6Hg6tQsaaC3W
二、农药钾氨磷作用
没有钾氨磷,正确写法应该是甲胺磷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由于毒性强,在日本等部分国家已禁用,中国大陆从2008年起亦公告停止生产及使用。
广谱高效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蚜、螨等,对抗药性虫害有良好防治效果。
甲胺磷,一种内吸性很强、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对蚜虫、螨类、稻叶蝉、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硫磷、马拉松。还可用于防治棉铃虫、粘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虫及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50%乳油使用1000~倍液(每亩50~100ml对水50~57kg)喷雾,可有效防治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蓟马、稻飞虱、稻螟、花生蚜虫、大豆螟虫、果树蚜虫和红蜘蛛及
小麦蚜虫和红蜘蛛及小麦蚜虫。稻飞虱、螟虫大量发生时,每亩用100~125ml对水300kg泼浇。防治玉米螟,每亩用50ml对水100~125kg灌心。使用1%毒土,每亩5kg撒施,可防治二化螟、甜菜蚜虫。使用种子量的1/500药量拌种,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用于涂茎时,50%乳油以1:5(重量)对水稀释。安全间隔期:粮食作物28天,经济作物21天,不可在蔬菜及其他生长期短的使用作物上使用。
用于防治蚜虫、浮尘子、稻飞虱、稻蓟马、粘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害虫。
1、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2、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4、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
5、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三、甲胺磷的作用与功效
甲胺磷是一种广谱杀虫剂,用于红蜘蛛、螨虫、蚜虫、蓟马等的防治,对抗药性的虫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用甲胺磷稀释液处理种子后再播种,可以预防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多种虫害。亩用50%甲胺磷乳油50-100ml,兑水50kg后喷雾,可有效防治红蜘蛛、蓟马等害虫。
四、甲胺磷是一种什么农药
甲胺磷是我国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高效、高毒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对螨类还有杀卵作用,持效期较长,对蚜、螨可维持10天左右,对飞虱、叶蝉约15天,对高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杀虫谱广,主要是以乳油对水喷雾,用于防治水稻、棉花、甘蔗、大豆和观赏植物的多种害虫,以拌种、撒毒饵或撒毒土等方法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甲胺磷对人畜高毒,不宜用于观赏、蔬菜、茶树、烟草及药用植物,在可施用的作物上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在稻麦收割前1个月内停止用药。禁止采用机动弥雾机喷洒,也不能用低容量喷雾。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胺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amidophos
中文名称2:多灭灵
英文名称2: O,S-dimethylphosphoramidothioate
CAS No.: 10265-92-6
分子式: C2H8ONPS
分子量: 141.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甲胺磷
含量:50%
CAS No.:10265-9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